製書說明

時隔三十餘年,重讀此書,許四、五年級生恐怕還記當時的啟蒙感受。至少,當年慘綠少年的中,還記數年前登月實況的震撼,這本書卻更進一步,描繪了未來太空的無垠無限。一九七○年代的台灣雖在邊陲,卻正快步向前,那股氣氛感染,似乎世界在這無盡的銀河軌步前行。

本書全名 The Next Ten Thousand Years:Vision of Man's Future in the Universe,介於科普及科幻間,一方面揭示了當年(一九七○年代)的最新科學研究績,一方面引介了當代頂尖科學人物對未來世界的展望。書名強調的未來一萬年內的科技文明發展,正與過一萬年發展來的人類文明(一般認為人類文明濫觴於紀元前八千年的西南亞)相對應。人類在過一百世紀,從偏於亞洲一隅的新石器時代文明,演進遍佈球的機械科技文明;再給一百世紀,否踏這偏於太陽系一隅的行星,邁開向銀河系甚或宇宙擴展的腳步。

當年原著一,一時洛陽紙貴,單單中文版就至少有三個版本。一個是本版,呂應鐘譯,希代版,書名《宇宙萬年後》;另一版本由黃堯翻譯,林白版,書名《一……(内容加载失败!)

(ò﹏ò)

抱歉,章节内容不支持该浏览器显示~

【为了使用完整的阅读功能】

请考虑使用〔Chrome 谷歌浏览器〕、〔Safari 苹果浏览器〕或者〔Edge 微软浏览器〕等原生浏览器阅读!

谢谢!!!

返回目录目录+书签關於本書